聘外籍醫生要完善配套

   聘外籍醫生要完善配套

    發現幼兒有語言障礙,可以借助“早期療育”,○至三歲是治療黃金期,此階段及早發現並提供適當訓練,情況可改善甚至痊癒。但很多家長仍認為此症“冇得醫”,與絕症無疑;除了普遍存在謬誤,與治療師不足也有很大關係。

    早前聾協公佈為期兩年的“聽 · 語 · 愛關懷”早期療育先導計劃,逾二千名兩至三歲幼兒中有百分之五有語言障礙、百分之一點三有聽力障礙,但當中不包括約三成初步篩查後疑有語言問題的個案。原因是家長沒帶子女進一步評估,隨時讓子女錯失復健黃金時間,禍害一生。然而,知道子女需要語言治療又如何?據語言治療師協會副理事長殷鑑深稱,澳門只有二十多名語言治療師,每年約有一至二名修讀相關學科的大學畢業生回澳工作,數量遠遠未追得上需求。

    近日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里斯本與葡萄牙教育及科技部部長克拉托會面時,談到有意從葡國等地輸入職業治療專業人員來澳服務。但澳門人以廣州話為主,會否雞同鴨講?治療收效嗎?政府有意從外地輸入職業治療專業人員來澳服務是好事,但大多服務團體希望能聘請本地人,認為沒有語言阻礙,治療效果更好。當局可以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本地學生回流服務,倘引外籍治療師則要充分考慮溝通輔助問題,才能真正紓緩醫療系統治療壓力。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7/18/content_1013736.htm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