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自發提供金像獎即時手語傳譯

金像獎頒獎典禮是香港文化、電影界盛事,吸引過百萬觀眾收看。不過對一班聾人來講,直播節目沒有手語傳譯和字幕,令他們根本無法投入其中。有聾人組織自行在Facebook提供手語傳譯直播,吸引二萬人次使用,令聾人也可以明白典禮內容。

Anita提供照片

「香港手語來自聾星」昨晚提供了即時手語傳譯,由健聽傳譯員負責聽內容、在鏡頭後方邊聽邊打手語,再由聾人傳譯員整理好內容打出。由於手語是聾人的母語,他們相對會表達得較自然流暢,有如「校對」的角色。 有份擔任傳譯員的聾人Anita表示,自己本身是電影迷,每年都會追看金像獎,但可是頒獎典禮一直沒有字幕,令聾人的叫苦連天。

「金像獎前幾天,我靈機一動,向『香港手語來自聾星』團隊提出建議。他們很贊成,於是在三天裡迅速地安排,包括收集資料、找健聽傳譯員協助、準備電腦、腳架、燈光、投影機等等,大家很齊心。還有,我們首次為此節目做手語傳譯員,很大的挑戰,足足了三小時半,好不容易順利完成,很難忘。」

Connie(左)、Anita(右)

聾人望更多手語節目

Anita早前受訪時亦指出,現時大部分電視節目都未有提供手語傳譯,令他們難以掌握大部分電視節目的內容。她強調,對聾人來講最理想是每個節目都提供字幕和手語傳譯,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掌握節目內容;即使理想與現實有很遠距離,但電視台至少應在新聞節目提供手語:「不少聾人都很希望緊貼社會議題,過往只有港台提供一週一節手語新聞,時間還要是星期日上午八點;去年笑播的《早晨早辰》是很好的節目,但因為節目在每日上午七點半播放,大多都是在網上收看。 」

社會對手語的不重視,但也未有阻礙聾人參與社會議題的決心。同樣有份擔任傳譯員的聾人Connie表示,希望聾人也可以如健聽者一樣,能夠掌握即時社會脈搏:「靠上網的話,都是資訊已報導才會放上網,其實都已慢了,例如當年林鄭同學聯開會,當時很想知發生甚麼事,因為自己有參與在佔領運動之中,但由沒有字幕和手語實在難以理解內容,事後才由別人解釋已經遲了。」

資料來源:基進報導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