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mda_deaf_news

哪怕上帝按靜音鍵,他們也要讓聾人聆聽這個世界!

  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有7000萬的聾人。   聾人與非聾人溝通上的困難,是其他人無法體會到的。   他們面臨著就業困難,因為溝通障礙,他們失去了很多的工作機會。   他們也面臨著社會交往困難。聽力言語障礙會防礙聾兒的社會交往,不少人因為耳聾而被他人欺負。   他們也面臨學習困難,在學習中會出現字彙貧乏,組句困難等問題。 聾人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你聽到爽朗笑聲,我看見微笑臉龐    你聽到匆匆腳步,我看到嫋嫋身姿    你聽到歡愉問候,我看到伸手友善   你聽到警報長鳴,我看到燈光閃閃    你聽到歌聲飄揚,我看到雙手舞動    你聽到風聲呼嘯,我感到和風習習    你聽到雀鳥嘰喳,我看它優雅飛翔    你的世界是聲音律動,我的世界是靜音無限。   今天有一家公司,來幫我們打破這個溝通的鴻溝,幫助聾人更好的融入這個社會。   今日偵查:MotionSavvy   幫助聾人,溝通世界!   什麼是MotionSavvy?   MotionSavvy是一家致力於幫助聾人與他人溝通的科技公司,他們開發的app叫做UNI,能夠把手語翻譯成文字並且利用語音播放出來,而對方可以直接說出回應,UNI會利用即時翻譯,把話翻譯成文字,讓聾人可以看到你說了些什麼。   公司概況:   公司總部:紐約羅切斯特   創始人:Ryan Hait Campbell,Alexandr Opalka   公司網址:http://www.motionsavvy.com   MotionSavvy成立於2014年,總部座落於紐約州。   公司創始人為 Ryan Hait,這位創始人本身也是一位聾人,所以他能夠切深的體會到聾人要與其他人溝通有多不方便,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瞭解手語。   他們的團隊來自於羅切斯特理工的國家聾人技術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金沙中國關懷大使了解聽障人士需要 參與澳門聾人協會無聲下午茶

金沙中國關懷大使了解聽障人士需要 參與澳門聾人協會無聲下午茶 (澳門,2016年7月18日) –金沙中國關懷大使上周五及周六分別於澳門威尼斯人®參與由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及澳門聾人協會合辦的活動以深入了解聾人及聽障人士的生活。 透過兩場無聲下午茶,關懷大使得以更了解聽力缺失帶來的限制、加強對聽力障礙的了解以及認識與聾人溝通的方法。 兩場無聲下午茶共吸引約100名關懷大使參與。活動中參加者模擬餐廳場景戴上耳罩並協助對方在不使用對話溝通的情況下點餐,以看服務員能否明白他們所需。其後關懷大使更即場分享了參加是次體驗活動的感受,而澳門聾人協會的成員亦趁機分享作爲聾人在社會上的種種經歷。 是次活動旨在充實豐富關懷大使的體驗以及增強他們對殘障人士的了解,協助他們進一步認識社區,為社會貢獻力量。 本會總幹事劉雪雯表示:「很高興這次活動能凝聚金沙中國關懷大使及澳門聾人協會一同推動社會共融。十分感謝金沙中國支持本會舉辦這全澳首個同類體驗活動。」 (本文節錄自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Sands China Ltd.新文稿) 圖片來源:金沙中國關懷大使 Sands China Care Ambassador Facebook Page    ...

鄭璿:在“聾•聽”兩個世界自由穿行

當代教師風采23    “你聽不見,但眸子裡閃耀著飛旋的青春;你聽不見,但寂靜的人生充滿繽紛;你聽不見,卻為失聰者推開希望之門。花開無語,世界聽到了你綻放的聲音——鐘靈毓秀寫華章!”在“2014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慈善大使吳若甫朗讀了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殊教育系專業教師鄭璿的頒獎詞。   34歲的鄭璿是中共黨員,長期從事特殊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她是我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聾人博士,曾擔任北京殘奧會火炬手,獲得上海市自強模範、武漢市傑出青年、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重慶青年五四紅旗手、夢想100人生規劃大賽一等獎、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立志投身“唇耕手耘”的特教生涯   在鄭璿2歲那年,一次意外的醫療事故,注射卡那黴素過量造成雙耳失聰,聽力損失達左耳95dB,右耳110dB。經過三年多艱苦訓練,她依靠助聽器和讀唇,奇跡般地學會了與正常人交流。6歲時,她終於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背著書包走進了普通小學。   一路走來,鄭璿依靠雙眼“看課”和課外自主學習,付出了百倍于常人的艱辛,最終成功考取武漢大學。2005年,她又考進復旦大學中文系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師從龔群虎教授,研究手語語言學,並於2009年獲得博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聾人博士。   2009年博士畢業後,她放棄了上海、深圳等地高薪的工作機會,毅然選擇來到西部重慶,投身西部唯一的聾人高等教育辦學點——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殊教育系,從此開啟了三尺講臺“唇耕手耘”的特教生涯。   然而,她所面對的教育物件與普通孩子有很大不同。為了把孩子們教好,她常常備課到深夜,為一個手語動作、一個交流眼神、一個教學環節設計反復斟酌,精益求精;在面對學生的時候,一個簡單的生詞、一句教材裡的定義,都得一再重複、舉例講解,往往要用手比劃上幾十遍、上百遍,不僅得熟悉他們的身心特點,掌握教學技巧,還需要付出常人無法想像的耐心。   就這樣,一位聾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她回憶說,當第一次走上講臺,用嫺熟的手語做自我介紹時,“一個個學生的眼睛都刷地一下亮起來了”。他們從這位聾人博士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 用淳樸師德教育感化每一位學生   軍訓時,鄭璿天天陪在學生身邊,為他們翻譯教官的指令;中秋佳節,她自己掏錢為留守學校的貧困生送去月餅,舉辦茶話會;大年三十,她把失去父母雙親的聾生接到家中吃年飯,共看春晚;學生深夜突發急病,她親自護送到醫院掛急診並墊付醫藥費;每週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組織手語角活動,編排舞蹈與手語歌;課間休息時,食堂吃飯時,校園裡漫步時……時常可以看到她與同學們手語交談的場面,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姐姐”。   2011年,一位聾生由於生活習慣和同宿舍的听人同學不一致而引發矛盾,半夜給鄭璿發來長達四五百字的手機短信訴苦,鄭璿顧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學生宿舍走訪協調,與家長溝通,最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4年,有一位聽障女生和健全學生一起隨班就讀,因不能適應教學環境和人際關係而表現出異常沮喪和消沉,鄭璿及時發現後,馬上找這個女生談心,主動與輔導員和授課老師聯繫,說明情況尋求共同説明……   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特教專業湧現出了一大批勵志聾生典型,在健聽大學生中組建了一支能幹的手語翻譯團隊,為聾聽兩個群體的和諧共處作出了重要貢獻。 靈動的雙手串起聾生最美的舞姿   “特殊教育最大的特殊性源於教育對象的特殊性。目前國內師資緊缺,相關科研成果匱乏,在教育公平呼聲愈來愈強烈的時代背景下,特殊教育研究必須滿足特殊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鄭璿常這樣說。   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她悉心研究教學方法改革,在全國首創“三位元”課程教學模式,即將“語文+手語+溝通技巧”進行融合式教學創新,搭建聾聽之間的精准、便捷、暢通的高效溝通橋樑,為學生創設了自主、靈動、和諧的“特殊教育課堂生態”。她良好的師德師風,在“聾·聽”兩個世界自由穿行……   作為碩士生導師,她在特殊教育專業的聽力障礙兒童、心理與教育方向帶領了8名研究生,獨立承擔了面向普通大學生的手語課和面向聾生的十餘門專業課,近六年培養了720餘名特殊教育本科人才。   作為教育科學學院“聾教育”學科帶頭人之一,她團結帶領9名聾生授課教師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積極申報和參與重慶市級課程改革重大專案。在教學方法設計、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手段採用、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著名特殊教育專家張甯生教授在走進她的課堂聽課後,激動地讚揚說:“這是我聽過的一堂最棒的高校手語教學課!”   近十年來,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到校級項目,鄭璿主持了“代表城市手勢語料採集、資訊標注和語料庫建設”、國家社科基金青年專案“語言接觸對聾人手語發展演變的影響研究”、“聾人手語的語言學分析及其教育學意義”、“以聾人大學生溝通能力提升為目標的三位元課程體系開發與建構”等。   “中國手語類標記與類標記謂語研究”、“中國手語方向性動詞與同時性結構研究”、“我國殘疾青少年的自我決定及支援系統建構研究”、“特殊兒童生涯發展整合性支援模式研究”等國家級重大專案,都是鄭璿的主要研究。   無論是特殊教育的專著,還是國家級期刊上的論文,鄭璿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填補了目前國內聾人手語語言領域的空白,在手語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科研貢獻。她治學態度嚴謹,獨立研究能力強,學術界同行評價鄭璿:“開創了中國聾人進入大學任教並獲副教授職稱和碩士生導師資格的先河”。   多年以來,在特殊教育事業平凡的崗位上,鄭璿努力實現著作為黨員教師的人生價值,用大愛,默默在“聾·聽”兩個世界自由穿行。(重慶師範大學教師鄭璿)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潘基文讚揚中國推動殘疾人平等權利的努力 呼籲繼續為國際社會提供支持

 潘基文秘書長資料圖片。聯合國圖片/Mark Garten    2016年7月7日正在中國訪問的潘基文秘書長今天出席了中國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在北京舉辦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通過十周年紀念大會。他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致辭,讚揚了中國在保護和推動殘疾人權利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並呼籲中國為國際社會在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消除歧視等方面的工作繼續提供支持。   潘基文秘書長7日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通過十周年紀念大會上致辭指出,包括社會、文化、民事和政治權利在內的人權無論時間和地域都應該為所有人所享有,並且不應受到任何歧視。《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通過10年以來在為世界各地的殘疾人和他們的社區建設更加包容的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公約的落實在國家、地區和國際層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潘基文讚揚了中國在推動殘疾人權利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中國大幅減少了生活在貧窮中的殘疾人人口,使保護殘疾人權利成為國家發展專案的主流議題,包括在殘疾人接受醫保和社會福利等方面。同時,中國通過立法保障殘疾人進入建築物和獲取資訊的權利。潘基文表示,採取立法措施是改變社會態度和確保聽取殘疾人意見的最好的辦法。   潘基文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在過去數十年中在保護殘疾人權利方面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並積極與聯合國展開合作。他對此表示讚賞。潘基文指出,國際社會必須意識到殘疾人所面臨的特殊需要,特別是當他們額外受到基於年齡、性別和種族的歧視時。他表示,殘疾人必須成為國家、地區和全球思考和規劃的一部分。這不僅需要在涉及殘疾人權利的領域得到執行,也需要在影響所有人的決策制定方面得到實現。潘基文呼籲中國政府和中國殘聯為全球和聯合國在推動殘疾人權利的努力上繼續提供支持。   當天共同出席會議的還包括中國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勇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 資料來源:聯合國新聞...

本會獲邀分享澳門聽語服務現況與教育需要

昨日本會總幹事劉雪雯、聽力師梁永恆應邀參與中華教育會「澳門語言治療與教育概念」分享會,並就有關幼兒早期療育、語言服務需要以及教育上的支援進行交流。 今次分享會有來自普通學校老師、主任及校長和復康服務的機構代表,一起就當前早期療育和特殊教育的現況進行討論。本會介紹了澳門聽語服務現況與教育需要,在澳門現時融合教育環境中,正面對著法律法規未到位、聽語問題發現措施不足、家長/專業人員支援不足、介入模式單一等問題。需要主動性社區幼兒聽力及語言篩查、試行不同的介入模式以及設置資源中心支援家長、老師等不同持份者。有與會者強調需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並提出希望能提高家長對幼兒特殊問題的認識、輔導家長面對特殊問題的心理、以及在普通學校中為有語言問題學生提供支援的建議。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中,有不少障礙皆伴隨語言的問題,如:聽覺障礙、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需要語言介入以及學校中支援。而隨著未來出生人口的層加,有語言問題的兒童將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在法律、政策、實務上採取有效措施,幫助提升語言溝通能力,以讓他們順利學習是重中之重的課題。小朋友的成長不能等待,明日的他們全決定在今天所做的一切。...

氹仔坊眾學校逾350名師生參與手語推廣活動

本會很高興獲氹仔坊眾學校的邀請,於今天上午(4/6)到校參與中學部的「義工頒獎典禮」活動,校方除了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外,更希望學生明白社會上有不同的群體,他們有著不同的需要,應彼此認識和尊重。為此,本會應校方邀請於活動上向學生進行手語推廣,透過不同環節,讓他們學習手語、了解聽障知識、明白聽障人士。提升學生建構共融社會的訊息;並讓學生感受義務工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的精神。 參與是次推廣的師生超過350人,初一至高三的學生全體參與,活動以「手語聾情」電影作引介,讓學生了解聾人及聽障人士的生活,以及正確對待的態度,而手語遊戲的環節,讓部份學生戴上耳罩體驗聽障帶來的不便及接收資訊的障礙,學生反應踴躍,氣氛熱烈,有四個班別的學生成功挑戰我們的手語遊戲,同時也讓全場學生有趣地學習到澳門手語。...

從無到有的聲音,SignAloud 讓手語「聽」得懂

從無到有的聲音,SignAloud 讓手語「聽」得懂   (2016-06-03)這款手套透過內建的感應器去監控使用者的手部位置與移動,並且透過藍芽傳輸數據到電腦,以利分析與比對手勢資料庫,最後「一個動作,一個口令」將相應的英語用喇叭說出。 (2016-06-03)無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對於雙耳健全的人來說,悅耳的音樂、朋友的喧鬧、情人的竊竊私語,以及毛小孩的歡迎吠叫,是一種尋常的親身體驗;但對於失聰或是有聽力障礙的族群來說,聲音是多麼奢侈的存在,而手語是他們溝通表達的重要媒介,不過要是對方看不懂這些手勢呢?   主修創新科技的 Thomas Pryor(左)和 Navid Azodi(右)   美國華盛頓大學兩名學生 Thomas Pryor 跟 Navid Azodi 有鑑於此,研發出一款能將美國手語轉換成「有聲」英語的手部裝置── SignAloud。這款手套透過內建的感應器去監控使用者的手部位置與移動,並且透過藍芽傳輸數據到電腦,以利分析與比對手勢資料庫,最後「一個動作,一個口令」將相應的英語用喇叭說出。   「市面上已有許多手語翻譯設備,但都不太符合日常用途:有些是用影音輸入,另一些的感應器則是覆蓋整個手臂或身體。」Pryor 表示。「我們的手套較為輕盈、緊密貼合手部卻符合人體工學的日常操作,穿戴起來就像助聽器或隱形眼鏡般容易。」    ...

協會聯合澳門聾人協會舉辦煙害講座

協會聯合澳門聾人協會舉辦煙害講座   無煙澳門健康生活協會日前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在聾人服務中心為五十餘位聽障或弱聽人士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煙害與健康講座。 協會導師主要以圖解、短片形式展示煙害知識,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現場專業手語導師同步進行翻譯,配合默契,溝通暢順。講授內容包括煙草的有害物質及其導致的疾病、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煙草商的營銷詭計、戒煙益處等。現場提供尼古丁依賴程度測試、體內一氧化碳濃度測試,並派發了由衛生局控煙辦提供的各類煙害資訊及戒煙指導材料。 在場的聽障或弱聽人士講座結束後積極提問、發言及反映訴求,在手語導師的翻譯下進行了一場跨越語言障礙的熱烈交流。有的反映通過講座,對吸煙危害更清晰具體,可以和家人朋友說個所以然了;有的提出現時巴士站旁設置煙灰缸,候車人士被迫吸入大量二手煙,促請政府盡快將煙灰缸設置遠離巴士站;有的指出路旁煙灰缸內應加水或沙,以免扔入煙頭繼續燃燒變成大煙盆。 是晚聾人服務中心陳燕文主任介紹,作為弱勢社群,所接受的知識培訓與健康教育相對不足,交流資訊的渠道亦受限,很高興是次與無煙健康會合作安排講座,為聽障人士講授煙害知識,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 無煙健康會理事長蔡田田介紹協會至今為止已舉辦兩百多場煙害講座,超過一萬人學習了煙害知識與控煙法規,除了面向學校青少年外,還與企業及社團合作開展煙害講座,覆蓋公營機構、金融、通訊、博彩、等行業。本次針對聽障人士精心編排講座內容,看見在場人士反應熱烈,溝通無障礙,能夠幫大家堅定拒煙態度感到鼓舞。同時,亦表示會收集市民意見及訴求,向政府反映,並呼籲社會各界團結合作,關注煙草與健康,不斷改善生活環境。  兩位導師配合默契 熱烈討論,發表意見 無煙澳門健康生活協會理事長蔡田田向聾人服務中心陳燕文主任贈送錦旗    來源:http://www.shlam.org.mo/events/view/82.html  ...

月滿照聾情-中秋福包派送活動

    本會應澳門基金會邀請合作“2016中秋福包派送活動”,根據澳門基金會一般指引規定,每位受惠者只能登記一次。如發現名單重複,由澳門基金會指定領取的地點,為讓各位服務對象更好地選擇,將採取先登記後派送方式處理。 登記期:即日起至6月18日止 派送期:2016年9月5日至9月16日 對象: 1.          獨居長者(獨自居住60歲以上人士) 2.          長期病患(持續最少六個月接受治療) 3.          殘障(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語言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 4.          單親家庭(由離婚的家長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5.          鰥寡孤獨(喪失配偶人士、孤兒) 6.          生活特困人士(領取社工局經濟援助或特別生活津貼人士) 登記期內可透過以下途徑進行登記: 親臨:辦公時間內前往筷子基石仔堆巷33號地下聾人服務中心 短訊:66516093 微信:聾人服務中心 如有任何查詢,請於辦公時間內發短訊66516093或致電28261658聯絡。...